濯足章丘余,沐發(fā)扶桑初出自哪首詩
正確答案:
濯足章丘余,沐發(fā)扶桑初出自湯顯祖的《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?!?。這句詩詞出自
湯顯祖的《
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為郎傍星紀,江湖常久居。倏忽過南海,扁舟掛扶胥。隱隱岸門青,杳杳天池虛。培肸澹凌歷,氣脈流紆徐。潮回小洲渚,龍鱗勒溝渠。于中藏小舟,其外懸日車。云影蒼梧來,咸池相卷舒。孟冬猶星河,淡月沾人裾。陰陽蕩揮霍,精色隱踟躕。濯足章丘余,沐發(fā)扶桑初。清輝臨洧盤,若木鮮芙蕖。西顧連崦嵫,東眺極扶余。小浪亦莞爾,大波始愁予。岙舶自吞吐,樓櫓成煙墟。飛金出熒火,明珠落鯨魚。吾生非賈胡,萬里握靈糈。晻靄羅浮外,傳聞仙所廬。玉樹如冬青,瑤枝若栟櫚。陽鳥不日浴,晝夜更扶輿。丹穴亦不炎,好風常相噓。白水月之津,一飲饑渴除。徐聞汝仙尉,去此將焉如。
《
江宿》《
皂羅袍》《
聞都城渴雨,時苦攤稅》《
即事》《
黎女歌》《
即事寄孫世行呂玉繩二首》《
即事寄孫世行呂玉繩二首》《
七夕醉答君東》《
朔塞歌二首》《
朔塞歌二首》都是湯顯祖寫的詩詞。湯顯祖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湯顯祖詩集》中。
湯顯祖簡介:湯顯祖(1550—1616),中國明代戲曲家、文學家。字義仍,號海若、若士、清遠道人。漢族,江西臨川人。湯氏祖籍臨川縣云山鄉(xiāng),后遷居湯家山(今撫州市)。出身書香門第,早有才名,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,而且能通天文地理、醫(yī)藥卜筮諸書。34歲中進士,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、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。
明萬歷十九年(1591)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《論輔臣科臣疏》,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,后調(diào)任浙江遂昌縣知縣,一任五年,政績斐然,卻因壓制豪強,觸怒權(quán)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,終于萬歷二十六年(1598)憤而棄官歸里。家居期間,一方面希望有“起報知遇”之日,一方面卻又指望“朝廷有威風之臣,郡邑無餓虎之吏,吟詠升平,每年添一卷詩足矣”。后逐漸打消仕進之念,潛心于戲劇及詩詞創(chuàng)作。
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,以戲曲創(chuàng)作為最,其戲劇作品《還魂記》、《紫釵記》、《南柯記》和《邯鄲記》合稱“臨川四夢”,其中《牡丹亭》是他的代表作。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,而且已傳播到英、日、德、俄等很多國家,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(shù)的珍品。湯氏的專著《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》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,對導(dǎo)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。湯顯祖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。其詩作有《玉茗堂全集》四卷、《紅泉逸草》一卷,《問棘郵草》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