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何呻吟訴,卒受鞭棰卻。上句是什么?
正確答案:
奈何呻吟訴,卒受鞭棰卻。上句是:鄉(xiāng)鄰約來往,樽酒追酬酢。這句詩詞出自
曾鞏的《
追租》。
下面是這首詩的全文:耕耨筋力苦,收刈田野樂。鄉(xiāng)鄰約來往,樽酒追酬酢。生涯給俯仰,公斂忘厚薄。胡為此歲暮,老少顏色惡。國用有緩急,時議廢量度。內(nèi)外奔氣勢,上下窮割剝。今歲九夏旱,赤日萬里灼。陂湖蹙埃壒,禾黍死磽確。眾期必見省,理在非可略。謂須倒廩賑,詎止追租閣。吾人已迫切,此望亦迂邈。奈何呻吟訴,卒受鞭棰卻。寧論求憔悴,反與爭合龠。問胡應(yīng)驅(qū)迫,久已羅匱涸。計須賣強壯,勢不存尫弱。去歲已如此,愁呼遍郊郭。饑羸乞分寸,斯須死笞縛。法令尚修明,此理可驚愕。公卿飽天錄,耳目知民瘼。忍令瘡痍內(nèi),每肆誅求虐。但憂值空虛,寧無挺犁钁。暴吏理宜除,浮費義可削。吾臥避囂喧,茲言偶斟酌。試起望遺村,霾風振墟落。
《
詠柳》《
趵突泉》《
西樓》《
讀書》《
秋懷》《
城南二首》《
城南二首》《
詩一首》《
秋日》《
秋夜》都是曾鞏寫的詩詞。曾鞏的所有詩詞都被收錄在了《
曾鞏詩集》中。
曾鞏簡介:曾鞏(1019年9月30日—1083年4月30日),字子固,漢族,建昌軍南豐(今江西省南豐縣)人,后居臨川,北宋文學家、史學家、政治家。
曾鞏出身儒學世家,祖父曾致堯、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。曾鞏天資聰慧,記憶力超群,幼時讀詩書,脫口能吟誦,年十二即能為文。嘉祐二年(1057),進士及第,任太平州司法參軍,以明習律令,量刑適當而聞名。熙寧二年(1069),任《宋英宗實錄》檢討,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。熙寧五年(1072)后,歷任齊州、襄州、洪州、福州、明州、亳州、滄州等知州。元豐四年(1081),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,管勾編修院,判太常寺兼禮儀事。元豐六年(1083),卒于江寧府(今江蘇南京),追謚為“文定”。
曾鞏為政廉潔奉公,勤于政事,關(guān)心民生疾苦,與曾肇、曾布、曾紆、曾纮、曾協(xié)、曾敦并稱“南豐七曾”。曾鞏文學成就突出,其文“古雅、平正、沖和”,位列唐宋八大家,世稱“南豐先生”。